2023-09-23 21:38:18 分類 : 熱點 來源 : 大洋網 圍觀 : 588 次
近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廣州市綠地系統規劃(2021-2035)》(下稱《規劃》)?!兑巹潯芬越ㄔO“活力公園城市”為目標愿景,構筑“森林環城、綠廊織城、公園滿城”的美好圖景。提出到2035年,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畫卷成為廣州亮麗名片,全面建成綠色生態網絡健康穩固、綠色服務普惠共享、嶺南園林傳承創新、花城文化精彩紛呈的活力公園城市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綠美廣州樣板。
根據規劃,到2035年,全市規劃新增公園綠地約632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7.5平方米/人,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0%。并將打造形成長約160千米,寬約1千米的城市生態翠環,形成串聯帽峰山省級森林公園、天鹿湖省級森林公園、蓮花山風景名勝區等節點的環城公園帶。
面向森林城市群共建,優化市域綠地系統空間格局
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格局的重要組成,兼具山水林田湖海等資源要素,北依山、中沿江、南濱海的城市風貌特色鮮明,也是廣東省首個國家森林城市。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和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攜領優化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格局,共同維育大灣區山體生態屏障和沿海生態防護帶,協調建設區域生態廊道,加快廣州與周邊城市綠色生態協同發展。
市域層面,通過統籌建設北部生態涵養、中部城市森林和南部沿海防護三大森林生態片區,構建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瀝水道等八條區域生態廊道,打造160千米城市生態翠環,高質量建設珠江景觀帶,保護白云山、海珠濕地和南沙濕地三大城市生態綠核,形成“三片八廊、一環一帶三核”的市域綠地系統空間結構,引導綠美生態、游憩、文化全面發展。
面向科學綠化,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立足于加強全市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規劃》構建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以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進自然保護區和自然公園整合優化,開展自然保護地示范性建設,提升自然保護地生態服務功能。全市規劃自然保護地75個。
堅持節儉務實建綠,鼓勵近自然、本地化、易維護、可持續的建設方式??茖W確定本市適宜種植的綠化樹種名錄,推廣鄉土樹種應用。推薦植物868種,包括細葉榕、大葉榕等喬木366種,灌木200種,藤本63種,草本214種和竹類26種。
《規劃》依托古樹名木、歷史名園、特色風貌林蔭路等資源,保護老城區傳統綠化風貌,傳承嶺南園林文化。劃定綠線及第一批永久保護綠地,嚴格綠地保護和管控。
面向人本需求,推進綠地均衡布局與功能融合
結合廣州城市發展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提升轉變的階段特征,《規劃》提出通過更新地區新增綠地預留、低效綠地公園化利用等方式,增加居民身邊的綠地,精準提升公園綠地服務水平。到2035年,全市規劃新增公園綠地約632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7.5平方米/人,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0%。
資料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
立足不同頻次、不同類型的游憩活動需求,《規劃》提出,構建完善“生態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游園(口袋公園)”四級公園體系,重點增加社區公園和游園(口袋公園),適度增補郊野公園和城市公園。到2035年,全市規劃公園不少于2000個。其中,自然公園70個,郊野公園約50個,城市公園約120個,社區公園約300個,游園(口袋公園)約1500個。
此外,《規劃》提出發展“公園+”,提供全齡友好的就近活動空間,加強公園與體育、文化、科教、露營、低碳等功能有機融合,提升公園活力。
為進一步提升游憩空間的可達性和開放性,《規劃》整合綠道、碧道、道路綠帶、林蔭路、森林步道等線性空間,通過連公園、連綠地、連景區等,打造通山達海的高品質綠色游憩空間網絡,讓市民“遠”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近”能出門見園、轉角享綠。
廣州將打造長約160千米城市生態翠環
為銜接綠美廣州生態建設計劃,《規劃》提出以加快全域公園建設、完善休閑游憩網絡、保護提升生物多樣性、大力提升城鄉綠量為重點版塊,推進綠地系統近期建設。到2025年,全市新增各類公園不少于384個、新增綠道126千米、改造綠道1000千米以上、新增立體綠化20萬平方米、建設9處自然教育基地(水鳥科普類)。
《規劃》還提出要在城市更新地區保證公園綠地面積規模,確保更新片區更新后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于所在行政區規劃平均水平,進一步發揮城市更新工作對城市綠地建設的補充作用,完善綠地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為整合近郊休閑游憩資源,構建高品質綠色開敞空間網絡,提升城市活力和宜居水平?!兑巹潯诽岢龅?035年,打造形成長約160千米,寬約1千米的城市生態翠環,形成串聯白云白海面濕地公園、帽峰山省級森林公園、天鹿湖省級森林公園、蓮花山風景名勝區、海鷗島、番禺滴水巖森林公園、番禺大夫山森林公園等節點的環城公園帶。
“三片八廊、一環一帶三核”
三片:統籌建設北部生態涵養、中部城市森林和南部沿海防護三大森林生態片區。
八廊:塑造流溪河—珠江西航道—洪奇瀝水道、帽峰山—火龍鳳—南沙港快速—蕉門水道、增江河—東江—獅子洋、北二環、珠江前后航道、金山大道—蓮花山、沙灣水道、橫瀝—鳧洲水道“三縱五橫”八條區域生態廊道。
一環:在中心城區周邊沿繞城高速公路、沙灣水道、珠江西航道、北二環高速公路,打造160千米城市生態翠環。
一帶:高質量建設珠江景觀帶。
三核:建設保護白云山、海珠濕地和南沙濕地三大城市生態綠核。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賈政、申卉